在马来西亚柔佛州,当地的不少华裔青年尽管已经是华三代,但仍为祖先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而感到自豪。冼夫人的影响力历经1500年还在继续扩大,全球2000多座冼太庙若结成联盟将成为了一种远超地界的力量。
茂名是冼夫人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,是全球冼太庙的根之所在。长久以来,冼夫人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存在,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有为青年的心灵;冼夫人文化牌背后的巨大经济能量,近年来随着挖掘的深入逐渐显现。
海南省文化厅史志办主任陈雄透露,海南有一条路在命名为冼太大道之后,征地拆迁矛盾得到了大大化解,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。无独有偶,高州冼太大道一期、冼太大道二期已经竣工,冼太大桥很快就可实现半幅通车,这些打着冼太牌的市政建设,难题的化解速度都超常规。
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文化直接促进经济现象?以高州为例进行剖析可以管窥见豹。由于广泛宣传冼夫人“好心高凉”精神,高州广大党员干部在征拆过程中尽可能帮助百姓争取最大的利益。广大百姓能够舍小家为大家。文化“软实力”也因此蜕变成了发展“硬底气”。
对于茂名而言,这座年轻的城市因油而兴,在文化底蕴上相对薄弱,城市形象略显生硬。色调较为单一的南方油城形象并不符合当前振兴发展的需要,为城市注入一些柔和的元素成为了必须。冼夫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,女性的特质又能给城市形象注入柔美元素。
当然,我们的眼光不仅仅只是盯着茂名,而应放眼全球。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、中国区主席陈平表示,如果能够将冼夫人形象进行精心包装,以更加女性化、柔和化、人性化、和平化的完美女性形象示人,完全可以成为一张行走的“中国名片”。“唯用一好心”是一句引发全球共鸣的格言,去年,“唯用一好心”英文翻译全球征集活动在海内外掀起热潮,来自世界各地的8000多份投稿纷至沓来。
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让南方油城获得了空前发展机遇,提速向滨海绿城蝶变,大发展正在消弭杂音,日益风清气正的茂名文化自信应运而生。冼夫人“唯用一好心”精神为高品质崛起增添了精神动能。
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项目,冼太文化牌是一张王牌,打好了远胜一个实体大项目。对于市政建设的作用已无须赘言,单就文化本身就是一门大生意。在茂名滨海新区,冼太故里文化旅游区已规模初成,在高州,已投入7000多万元扩建冼夫人文化公园,并开辟推出高州冼太庙—高凉岭冼太庙—长坡电白郡县城旧址—平云山冼夫人军事遗址的旅游线路。这些项目只是探路石,更大规模的冼太项目正在筹建之中,“唯用一好心”开遍茂名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小目标。
除了文化实体项目,在冼夫人精神引领下的大项目建设也已经铺开。结合冼夫人出海南渡史实的深水大港正在如火如荼兴建中,茂名的滨海梦也正式启航。作为孙中山先生《建国方略》中“以容巨船”的地方,茂名向海而兴成为了大势所趋。发展需要一个契机,经过深入研究,茂名滨海新区挖掘出了冼夫人1000多年前从博贺港区扬帆出海的历史,并因此赋予了深水大港建设文化内涵。
如果我们从一座城市文化DNA的高度去运营冼夫人品牌,获得的丰富回报将超乎想象。我们能一举扭转茂名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现状,而且放诸全省唯有新兴的六祖慧能、封开的包公与冼夫人在一个平级之上,弘扬好了至少可以成为一张全省文化品牌。而这张王牌所衍生的价值将无可估量,仅旅游这一项就可以超过引入一个大项目。况且,这可是真正的绿色无污染项目。
事实上,近年来茂名已经有意识把冼夫人文化作为城市名片进行推广: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,茂名馆便以“滨海茂名 冼太故里”为主题亮相;冼夫人题材的电影、电视剧、话剧、歌剧等陆续上演,有行业协会正筹划把“岭南圣母印象”大型实景演出引入茂名的“城市记忆”露天矿公园。这个设想若能成真,历史和现实将实现完美的融合。
文/顾大伟(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驻茂名记者站站长)